前言
屋漏偏逢连夜雨,英皇的雨下得忒大。
这次 166 亿的窟窿,虽说英皇旗下艺人排成长队,可真能上前扛的没几个。
谢霆锋的演唱会赚得不够塞牙缝,容祖儿的新歌撑不起票房,Twins 的情怀牌也打不动市场。
杨受成一辈子从泥里爬起来,这次身边能指望的,掰着手指头数,竟只剩陈伟霆一个...
英皇的钱袋子漏了
谁也没想到,曾经不可一世的英皇,如今却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。
报告显示,英皇国际有166 亿港元的银行借贷已逾期,消息一出,英皇国际的股价瞬间暴跌,市值大幅缩水。
简单说,就是杨受成的公司欠了银行166亿,到期还不上。
按理说,欠钱不还这种事儿,要么哭穷要么甩锅,可杨老板偏不。
甚至连他旗下的艺人容祖儿上节目时,还轻描淡写来了句:"杨老板私底下说没太大问题。
这话乍一听是安抚军心,可事实真的如此吗?
英皇究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,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。
杨受成这几年对买房买地简直"着了魔",在他看来,房地产是最保值、最赚钱的投资。
2023年香港楼市冷得跟冰窖似的,商铺空置率蹭蹭涨,写字楼租金腰斩,很多人都在观望,不敢轻易出手。
可杨受成却反其道而行之,他眼都不眨一下,像抄底似的40多亿砸进屯门商厦,之后转手又砸 20亿扫中环物业。
那时候的他,可能觉得自己是在抄底,未来肯定能狠狠赚,但是他错了。
随着香港经济形势的变化,铜锣湾商铺空置率飙升,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也暴涨到16%,租金更是直线跳水。
杨受成买的楼没升值,反而一路贬值,去年账面亏了15亿。
更惨的是,想卖了赚点回头钱都找不到接盘侠。
有个维港峰的商铺,说要卖了有三年了,价格从2.4亿砍到几千万都没人要,最后只能"左手倒右手"甩给自家兄弟公司。
这就好比你花大价钱买了一堆宝贝,结果突然发现这些宝贝一文不值,还砸在了自己手里,那种滋味,估计杨受成心里比谁都清楚。
而要说杨受成为啥对地产这么执念,得先聊聊这位82岁大佬的发家史。
杨受成的"过山车人生"
杨受成在娱乐行业的成功,绝非偶然。
他出身于钟表世家,打小就对做生意有着浓厚的兴趣。
十二岁左右,当别的孩子还在到处玩的时候,他就已经辍学,一头扎进了商海,帮着父亲经营钟表店。
年轻的时候,杨受成怀揣200元勇闯香港。他凭借与导游、司机分成的方式售卖劳力士、欧米茄,竟将钟表售为“奢侈品”,从而成为赫赫有名的“钟表大王”。
在钟表行业站稳脚跟后,杨受成又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市场。
那时候的香港,房地产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到处都是机会。杨受成瞅准时机,果断出手。
1973 年,他把旗下的钟表珠宝及若干物业整合起来,以好世界投资的名义成功上市,一下子就融到了788万元资金。
有了钱,他就开始疯狂购置土地、房产,还涉足金融行业,成立了英皇金融公司。
后来他看娱乐圈有钱赚,买下飞图娱乐改名英皇,专捧能"炸场子"的偶像。
于是,他开始广纳贤才,签下了一大批有潜力的新人。
谢霆锋就是杨受成慧眼识珠签下的一位超级巨星。
在英皇的大力培养下,谢霆锋迅速走红,成为了无数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。
他不仅在音乐方面才华横溢,专辑也是出什么都大卖,还在影视领域取得了超棒的成绩,出演了多部经典影视作品。
除了谢霆锋,容祖儿、Twins、陈奕迅、陈伟霆等众多知名歌星、影星也纷纷加入英皇,这些人都是一出道就把香港乐坛搅得天翻地覆。
那时候的杨受成,走路带风,说话都带风声,可谓是风光无限。
可命运最爱开玩笑。
90年代港元危机,整个商界都陷入了恐慌之中。
杨受成也被人坑了一把,杨受成由于之前在房地产行业过度投资,一下子陷入了绝境。
借贷方汇丰银行认为他资不抵债,直接把他旗下的地产项目和英皇钟表珠宝店都给清盘接收了。
一夜之间,杨受成从风光无限的大老板,变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,最后只剩一身西装、一块表、一副眼镜,还欠了3.2亿。
这对一般人来说,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早崩溃了,杨老板倒好,卷起铺盖去柬埔寨开赌场,4年时间把债全还清了。
这事儿还被他自己写了个自传叫《争气》,还成了香港商学院的"逆袭教材"。
按理说,吃过亏的人该长记性了吧?
结果40年后,历史又给他开了个更大的玩笑,这次不是金融风暴,是他自己"迷上"了地产,实在是让人唏嘘。
而现在问题来了:英皇欠了166亿,手下这么多艺人,谁能救场?
英皇艺人团,只剩陈伟霆扛大旗
先说谢霆锋,这位可是"斜杠大佬",歌手、演员、厨师、企业家,啥都干。
但人家早年间就单飞了,自己开了公司,平时忙着做饭、拍电影,哪有功夫管英皇的烂摊子?
上回演唱会说是"为粉丝",结果票卖得还行,可跟166亿比起来,连零头都不够。
再看容祖儿和Twins。
容祖儿去年发新专辑,销量直接掉出前50,商业报价从200万一场砍到80万。
祖儿还是那个祖儿,可市场如今不认了啊。
Twins更惨,合体巡演票房才3000万,搁十年前,她们一场能顶现在三场。
这时候,就剩陈伟霆了,说陈伟霆是"英皇最后的希望",真不是吹。
别的不说,光看他手里的代言就能赚不少。
有十几个品牌排着队找他,从手表到潮牌,从护肤品到游戏,啥都能代言。
更绝的是他自创的品牌,限量款一上线就秒空,娱乐圈能做到这样的,没几个。
其实英皇的窟窿,只是娱乐圈的一个缩影。
看看隔壁华谊兄弟,7年亏了82亿,去年营收才4亿,比很多小网红公司还惨。
为什么会这样?
以前靠冯小刚、范冰冰这些"顶流"赚钱,现在明星自己单干了,电影票房不稳定,投资全打水漂。
再看其他公司,有的靠流量明星割韭菜,结果"塌房"一个赔一堆。
有的押宝综艺,结果观众审美疲劳,招商都困难。
说白了,娱乐圈早不是"随便捧个人就能赚钱"的时代了。
英皇的问题更典型:老板沉迷地产,把娱乐圈当"提款机",结果楼市寒冬一来,资金链直接崩了。
艺人这边,老一代过气,新一代没扛起来,商业价值全靠陈伟霆撑着。
结语
说到底,英皇的这场危机,是"资本赌局"和"艺人依赖"的双重暴击。
至于陈伟霆能不能成"救世主"?咱也不敢打包票。
但有一点能确定:要是《九门》爆了,他的商业价值再往上窜一窜,英皇的日子至少能好过点。
要是没爆,那杨老板可能得继续研究"左手倒右手"的新招儿了。
部分信息来源:
上一篇 足协杯云南玉昆VS广东广州豹前瞻:安德森信心足,黎兵盼练兵
下一篇 没有了